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92小说网 -> 都市言情 -> 山村小仙农

章节目录 第六百五十九章风雨听芦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推荐各位书友阅读:山村小仙农第六百五十九章风雨听芦( )    昨夜,陈青牛打造了一叶扁舟,一支长篙。

    第二天。

    也许是无心,也许是老天有意。

    秋风斜斜,天空下了一场清冷疏雨。

    陈青牛扛着扁舟,拿着长篙,和撑着油纸伞的宋檀儿走到了河边。

    他将扁舟放在水上,抱起宋檀儿,上了扁舟,将其放在了扁舟上。

    两人溯游而下,欣赏两岸苍苍的芦苇。

    陈青牛一边划扁舟,一边看两岸的芦苇,说道:

    “芦苇是一种生命力很顽强的植物,它对于生存环境有着较高的适应能力,通常都是默默直立在水边。正是因为芦苇花的这种精神,才有了“坚韧、自尊又自卑的爱”这一花语!”

    宋檀儿嘀咕道:

    “在《蒹葭》中,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中的蒹葭指的是芦苇。

    《蒹葭》中诗句的意思是一大片白色的芦苇林,凌晨的露水变成了白霜,而自己心爱的人却在对面河岸。所以芦苇被以为是距离爱情最近的植物,但同时也是距离爱情最远的植物。

    芦苇一直以来被人们以为是生涯的见证物,它知风、知雨、知冷、知热,常年生长在潮湿而又浑浊的环境中,在迎着各种艰苦的情形下依然能够挺立生长。

    从另一方面来看,它还象征着一种不畏困苦、积极向前的精力!”

    陈青牛用清迈,又不失大气的歌声唱道:

    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……”

    宋檀儿撑着油纸伞,伫立在扁舟上,疏雨中、听着陈青牛的歌声,不由臆想出了一个古典,浪漫的故事。

    一个样貌英俊,才学出众,风度翩翩的才子乘舟游玩。

    他看着青青的芦苇,郁郁葱葱的长在河边,深秋的露水凝成了白霜。

    心想意中人啊,你在哪里?好像就在河水的那一边。

    才子逆流而上去找她,河道艰险路太长,顺水去找她,对方仿佛就在水中央,天姿灵秀,气舒高洁。

    青青的芦苇,密密丛丛,露水都还没干,意中人儿在何方?好像就在河岸边。

    才子逆流而上去找她,道路艰难且难以攀登,顺着河流去找她,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岛上。

    青青的芦苇,十分茂盛,露水尚在,意中人儿在哪里?好像就在水的那一边。

    才子逆流而上去找她,道路险阻,顺流而下去找她,她仿佛就在水中的沙滩上一般。

    宋檀儿心中感叹,《蒹葭》最得《国风》精髓,情真动人又朴素自然,内容生动鲜活,意境唯美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。

    陈青牛唱完了蒹葭,感慨道:

    “人生在世,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追求,愿意用一切办法去追求。在这首诗中,主人公追寻“伊人”的时候,先是看到其“在水一方”,然而,当他经过一番“溯洄从之”、“溯游从之”之后,却发现“伊人”又“宛在水中央”。如此循环往复,依然如故。而且“伊人”不仅面目模糊,就连所居之处也没有确定的地方,即便是做再多的努力,也是在远方缥缈不定,让人无法触及。

    所以,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能得偿所愿,总会有一些事情,尽管做了各种努力,依然可望而不及,只能远远地看着它而无法到达!”

    宋檀儿乘舟行在疏雨中,迎着薄凉的秋雨,感觉心情安适,抛却世俗,游览于山水之间,很是洒脱,对陈青牛道:

    “青牛,再唱一遍《烟雨行舟》吧!”

    陈青牛一边划扁舟,一边用清朗,又带着一丝温柔的声音唱道:

    “烟雨入江南,山水如墨染,宛若丹青未干,提笔然点欲穿,行舟临秀川,画鵜推清澜,缱绻怡然……”

    宋檀儿从陈青牛的歌声中,感到一份惬意的宁静,声已入景,竟不知自己已在画中。

    想到了一些隐逸山林,安贫乐道,不求闻达,过着居茅屋,一箪食一瓢饮,知足常乐生活的隐士。

    许由,是尧舜时代的贤人道家前身。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,他推辞不受,逃于箕山下,农耕而食;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,他到颍水边洗耳,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。后世把许由和与他同时代的隐士巢父,并称为巢由或巢许,用以指代隐居不仕者。尧、舜禅让的故事,作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范,成为千古美谈,许由也因此成为古代隐士中最早名声显赫的一位。

    伯夷、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。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。孤竹君死后,叔齐让位给伯夷,伯夷不受;叔齐尊天伦,不愿打乱社会规则,也未继位,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。周武王伐纣,二人扣马谏阻。武王灭商后,他们耻食周粟,采薇而食,饿死于首阳山。夷齐“兄弟让国,扣马谏伐,耻食周粟,饿死首阳”仁哲大义,是历代华夏仁人志士、诚信礼让、忠于祖国、抱节守志、清正廉明的典范。

    颜回,曹姓,颜氏,名回,字子渊,鲁国宁阳人,尊称复圣颜子,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,孔门七十二贤之首。颜回十四岁拜孔子为师,终生师事之,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。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,赞其好学仁人。周敬王三十九年去世。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,配享孔子、祀以太牢,追赠兖国公,封为复圣,陪祭于孔庙。颜回的一生,大多为追随孔子奔走于六国,归鲁后亦未入仕,而是穷居陋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她想着这些隐士的一生,觉得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,买绕屋菜园十亩,课仆妪,植瓜蔬,以供薪水。君画我绣,以为持酒之需。布衣菜饭,可乐终身,不必作远游计也,闲云野鹤,不为世俗名利所累,超然物外的生活很好。

    陈青牛划着扁舟,载着宋檀儿渐行渐远,隐入了山水之中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